近日,微信群里出现“全民防疫补贴”、“全民生活补贴”、“全国疫情补贴领取了”等链接红包。对于类似的“假红包”,诈骗嫌疑人通常会伪造“红包”链接的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形式,以各种“补贴”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并伪造页面内容,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( [; V2 z4 H/ q/ ^* t9 b- |2 X/ U
6 W. ^' M( E( j9 u4 {8 j8 p
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传播,容易降低网民警惕性。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
4 e- @; |0 A9 }+ F0 g
. ^+ H* O$ i; N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上当受骗。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7 }' N2 M# K2 R2 [% l
! u' s: l4 p' S
另外,国家真有优惠补贴政策,会有官方途径宣传及正规形式发放。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2 w/ n5 G) h/ Z/ g
~0 J! Z+ p) c) ^
2 l% I, \4 E: c7 T1 k# B) K6 {$ C( [+ C* G0 z( o, D, P
|